——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10月9日例行新聞發布會散發材料
概 述
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健康。提高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是醫療衛生工作的核心,70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醫療技術能力提升與醫療質量水平的發展,在政府主導、行業推動和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顯著提升,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回首70年,我國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不斷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深化醫療衛生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實現了醫療質量與安全持續改進,醫療技術快速發展,醫療服務能力穩步提升。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診療技術與計算機、分子生物學、遺傳工程、高能物理等現代科技交叉融合,給醫療技術服務能力與醫療質量的發展增加了新動力,一方面,以個體化、微創、無痛為典型特點的現代醫療技術在臨床廣泛應用,減輕了患者痛苦;另一方面,精準醫療理念的推廣使疾病診療逐步由傳統的病原學、病理學層面向基因、分子學層面邁進,提升了診療效果;此外,隨著以病人為中心的多學科診療模式(MDT)不斷推進,內外科診療技術不斷交融,逐步顯現出“內科治療外科化,外科手術微創化”的趨勢,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合理、科學的診療方案,也成為進一步提升我國醫療服務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的新動力。
70年來,我們基于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多、病多、底子薄”的社會現狀,逐步建立起覆蓋城鄉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醫療衛生體制,將醫療質量管理和學科能力建設貫穿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全過程。我國醫療質量和醫療技術水平提升已經從人均預期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幼兒死亡率等反映一個國家整體醫療衛生水平三大指標上得到了良好的體現,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77.0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6.1‰,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典范。
一、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創新質量管理模式
醫療質量水平和醫療技術能力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健康,提高醫療質量水平和醫療技術能力,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70年以來,通過政府主導、行業推動和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從精到強,逐步建立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為我國醫療質量水平持續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相繼頒布實施覆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質量、醫療技術及合理用藥等醫療諸要素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從國家層面對醫療管理制度體系進行頂層設計,加強制度保障,實現醫療服務行為全覆蓋。2016年,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發布《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工作機制,建立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評估制度、醫療安全與風險管理制度和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體系。明確了醫療質量管理各項要求以及衛生健康部門、醫療機構、社會組織在醫療質量管理中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使醫療質量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法治化管理的軌道。
我國高度重視醫療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從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機制。一是頒布各類臨床診療及醫療技術規范。在國家層面委托行業學會頒布《臨床診療指南》《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等,對重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以及器官移植等醫療技術制定實施技術管理規范。二是制定醫療質量控制指標。頒布涵蓋醫療機構、臨床專科、重點病種及醫療技術的質量控制指標,加強質控管理。三是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制定印發涉及30多個專業、覆蓋1212個病種的臨床路徑,在醫院普遍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四是加強臨床藥事特別是抗菌藥物管理。規范臨床用藥行為,加強處方管理,開展用藥監測。在加強抗菌藥物管理方面,頒布實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聯合12個部門建立應對細菌耐藥聯防聯控機制,實施《中國遏制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6-2020年)》,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工作,標本兼治解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中的突出問題。這些標準對于規范醫療服務行為,保障醫療質量安全,促進醫療質量管理從粗放式管理,向專業化、精細化的全程管理轉變發揮了重要作用。
逐步完善我國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組織體系。成立35個國家級質量控制中心,基本涵蓋主要臨床專業,各省(區、市)成立了省級質控中心1400余個。各級質控中心協助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開展日常質控工作,加強縱向、橫向聯系,形成工作網絡和合力,成為我國醫療質量進步的專業力量。全面質量管理(TQC)、質量環(PDCA循環)、品管圈(QCC)、疾病診斷相關組(DRGs)績效評價等醫療質量管理工具已在醫療管理實踐中廣泛應用,醫療機構運用這些工具開展醫療質量管理與自我評價,實現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取得良好效果。
制定發布覆蓋醫療機構、臨床專科、醫療技術的多層級指標體系,建立單病種質量監測系統、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等信息系統,加強質控指標收集,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質控指標,采用多中心數據來源系統評估的方法,對各省(市、區)醫療機構以及重點專業、病種、技術進行多維度評價。連續5年組織編寫《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向行業內發布,全面客觀展現我國現階段醫療服務和質量安全的形勢與現狀,加強區域間比較分析,為促進醫療服務和質量安全持續改進,以及政策制定和加強管理提供循證依據。
從整體上看,近年來我國醫療質量呈現出“四升一降”的變化趨勢,醫療資源供給持續增加,醫療服務效率有所提升,重點病種和手術診療質量穩中有升,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不斷提升,住院死亡率持續下降。這些成績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同,國際知名期刊《柳葉刀》研究顯示,自1990年至2015年25年間,我國是醫療質量進步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全球排名從110位提高到第60位,進步幅度位居全球第3位。2016年進一步提升至第48位,成為進步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70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醫院數量、醫療機構床位數量、衛生技術人員數量顯著增長。1950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僅8915所,2018年為997433所,增長110余倍;醫院數量由1950年的2803所,增加至2018的33009所。
我國醫院數量變化(圖1)
我國醫療機構床位數由1950年的11.91萬張,增加至2018年的840.41萬張,增長70余倍。
我國醫療機構床位數變化(圖2)
我國衛生人員數量從1950年的61萬余人增長至2018年的1230萬余人,增長20余倍。
我國衛生技術人員數量變化(圖3)
醫院入院人次由1980年的0.22億增加至2018年的2億,醫療機構診療人次由2010年的58.38億人次增長至2018年的83.08億人次。
醫療機構診療人次數變化(圖4)
2018年全國醫院平均住院日為9.3天,較2010年分別下降1.2天,降幅達11.4%,其中三級醫院實現5年連續下降。
醫院平均住院日變化(圖5)
在平均住院日縮短的同時,綜合醫院醫師日均診療人次穩定在7.8左右,醫院工作效率不斷提升。
綜合醫院醫師日均診療人次(圖6)
抽樣調查數據分析顯示,我國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0年的19.4%下降到2017年的7.7%,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8年的36.4%,細菌耐藥趨勢總體平穩。
2010-2018年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100)(圖7)
對急性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等20個重點病種和顱腦手術等20個重點手術連續監測顯示,大部分病種和手術的診療質量穩中向好。心臟大血管外科和神經外科等傳統高風險手術低風險組患者死亡率下降。其中,三級公立醫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下半年的6.12%下降至2017年的5.02%。
三級公立醫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率(圖8)
三級公立醫院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的3.59%,下降至2017年的1.72%,下降幅度超過50%。
三級公立醫院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100)(圖9)
三級公立醫院腎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由2013年的1.23%,下降至2017年的1.03%。
三級公立醫院腎衰竭患者死亡率(/100)(圖10)
顱腦手術難度高、風險大,是體現醫療機構診治水平的代表性手術之一。我國醫療三級公立醫院顱腦手術死亡率由2014年的4.37%,下降至2017年的4.23%。
三級公立醫院顱、腦手術死亡率(/100)(圖11)
三級公立醫院住院死亡率變化(/100)(圖12)
三、醫療技術能力快速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以微創化、個體化為典型特點的現代醫療技術在臨床廣泛應用,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福祉。在微創化方面,微創手術器械與設備的應用,改變傳統手術的方式。在個體化方面,疾病的診斷、治療從病原學、病理學層面向患者及病原體基因層面邁進,從基因、分子水平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診療方案。以病人為中心的多學科診療模式(MDT)不斷推進,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科學的診療方案。
與傳統手術相比,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成為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重要技術手段。我國腹腔鏡臨床應用始于1991年,經過30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膽囊切除術,擴展到腹部外科、婦產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諸多臨床領域,高難度手術例數逐漸增多,逐步取代了傳統手術,在部分三級甲等醫院中,腔鏡手術的占比已經達到80%以上。
外科機器人手術系統的出現進一步推動了微創外科的發展,使普通腔鏡手術無法或很難做到微創手術得以實現微創操作。機器人手術系統采用高清晰的三維立體視頻等創新性技術,具有穩定性好、操作靈活、運動精準、手眼協調、實時同步等特點,突破了人眼、人手、距離的限制,讓手術操作更方便、精細。截至2017年,我國已累計完成各類機器人手術67611臺,年增長幅度達73%。
2007-2017年我國機器人手術量(圖13)
隨著我國機器人手術系統的推廣應用,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享受到先進醫療技術帶來的優質醫療服務。利用5G通訊技術,遠程手術已成為可能。
經自然腔道的內窺鏡技術,以其微無創、無瘢痕、方便快捷的特點受到醫患雙方的青睞,成為現代醫學的代表技術之一。內鏡技術通過與現代聲、光、微電子技術相結合,提升了檢視、攝像性能,為手術、操作提供了良好、清晰的視野。結合高頻電刀、微波、激光、冷凍和注藥等技術,已經實現從診斷到治療、從腔內到腔外的突破,成功替代了部分傳統外科手術,廣泛應用于呼吸、消化、耳鼻咽喉科、婦科等專業,并在縣區級醫院普遍應用。胃鏡、纖維支氣管鏡、腸鏡等已經成為內科診療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以支氣管異物的診療為例,過去需要手術切開取出異物,不僅創傷大、恢復慢,還面臨著感染、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的威脅,現在通過支氣管鏡技術基本實現了無創治療。
介入治療是處于外科、內科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對于內科疾病,藥物通過介入途徑直達病灶,不僅提高了療效,還降低了藥物副作用;對于外科疾病,無需開刀暴露病灶即可完成治療,不僅損傷小、恢復快,而且降低了麻醉并發癥、感染等風險。在心血管領域,介入診療已推廣發展了近40年,接受心血管介入診療的人數以每年5%-15%的速度增長,2018年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達915256例,手術量位世界前列。
我國心血管介入診療例數變化(圖14)
在神經系統疾病領域,介入治療在顱內外血管成形、支架置入、卒中處理等血管內治療以及腦動脈瘤、動靜脈瘺和動靜脈畸形的栓塞治療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外周血管疾病領域,介入診療技術廣泛應用于閉塞性動脈硬化癥、大動脈炎及閉塞性脈管炎等外周血管病的治療,血管開通率由早期的50%提高到90%以上,半年再狹窄率下降至30%~20%,并發癥由5%下降至1%。在惡性腫瘤治療領域,非血管介入治療快速發展,已經占到我國介入治療50%以上的工作量,并成為肝癌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已有30%需外科手術治療的腫瘤及其相關并發癥可以用介入方法治療。
1.建立了公平、高效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體系
我國器官移植始于上世紀60年代,80年代形成一定規模,90年代得到全面發展,進入21世紀后器官移植種類、數量、質量均有所提高。自2010年起,我國著力推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工作,于2015年完成器官來源轉型,除親屬間活體捐獻外,所有器官均來源于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獻;近年來,在各方努力下,我國構建了公平、高效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體系。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成立106個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169家醫療機構具備器官移植資質,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1.8萬余例,捐獻大器官突破5.2萬個。其中2018年共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6302例,每百萬人口年捐獻率(PMP)達到4.53,完成器官移植手術20201例,87.97%來源于公民逝世后捐獻,12.03%來源于親屬間活體捐獻,捐獻、移植數量均位居世界第2位,亞洲第1位。
我國人體器官捐獻數量(圖15)
在捐獻器官數量增長的同時,單位捐獻者捐獻器官產出量也得到持續提升,2018年單位捐獻者肝臟產出均數達到0.91,單位捐獻者腎臟產出均數達到1.91,均為歷史新高。
我國捐獻器官移植數量(圖16)
2.器官移植技術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目前國際能開展的大器官移植手術在我國均能開展,肝臟、心臟、肺臟移植多個單中心移植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心肺、胰腎等器官聯合移植技術達到國際水平,部分肝臟移植技術如:自體肝移植技術,無缺血肝移植技術,兒童肝臟移植、腎臟移植技術國際領先。患者生存率等質量指標已與國際水平持平,部分指標明顯優于國際水平。2018年我國完成肝臟移植手術6272例,手術例數較2015年(2620例)增長近139%;實施腎臟移植12948例,較2015年(7040例)增長84%;實施心臟移植487例,較2015年(279例)增長75%,且術后30天存活率93.9%,高于國際平均術后30天存活率90.4%;實施肺移植手術403例,較2015年(118例)增長241%。
肝臟、腎臟、心臟、肺臟移植數量(圖17)
四、重點疾病診療能力顯著提高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建國初期的傳染性疾病轉為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2018年,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導致的死亡占據了城市居民死亡率的69.78%,農村居民死亡率的68.62%。為提高相關疾病的診療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后成立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國家癌癥中心及相關專業國家質控中心,在各方努力下,相關疾病診療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建國初期,由于缺乏相應的藥物和技術,我國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死亡率約30%。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一些大醫院相繼建立了冠心病監護病房,對患者進行心電監測,并使用直流電除顫裝置對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患者電復律,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大幅度下降至15%左右。1984年,我國成功開展了經冠狀動脈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靜脈溶栓治療,并在國內推廣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作為成熟技術在國內迅速發展。根據國家心血管疾病質量控制中心的統計資料,2018年全國1788所地方醫院及部隊醫院共完成PCI術915256例,數量居世界首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直接PCI的患者占比逐年增長,由2009年的29.76%增長為2017年的42.2%。
直接PCI的患者占比變化(/100)(圖18)
我國不斷加強冠心病介入治療質量控制,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診療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0.5%,且呈下降態勢。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診療并發癥發生率(/100)(圖19)
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手術方式——冠脈搭橋手術,從2004年至2013年,在年手術量保持5-10%的增幅的同時,院內手術死亡率從2.8%下降至1.6%,主要并發癥發生率從7.8%下降至3.8%,術后住院天數和總住院天數分別縮短2天。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已降至5%左右。
2.心律失常。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我國進入心律失常心電學診斷和應用的時代。六十年代,臨時起搏技術和植入型心臟永久起搏技術開始應用。1973年,成功記錄到我國第一例希氏束電圖,標志著我國心腔內電生理診斷和應用時代的開始。九十年代我國相繼引進導管消融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和導管消融治療心房顫動技術并取得了經驗。根據國家心血管質控中心數據,我國起搏器植入量從2010年的38768例增長至2018年的82779例,年增長8.8%。
2010-2018年我國起搏器植入量變化(圖20)
3.高血壓。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與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密切相關。我國高血壓患病率為23.2%,患病人群龐大,但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水平較低。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高血壓防治工作,采取了積極舉措,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明顯提高。
1991-2015年我國高血壓防治情況(/100)(圖21)
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腦卒中發病率急劇攀升,腦卒中已成為當前我國居民的重大威脅,數據調查顯示,腦卒中是造成我國減壽年數的第一位病因。2017年腦血管病占我國居民疾病死亡比例在農村人群為23.18%、城市人群為20.52%。我國高度重視區域卒中防治網絡建設,衛生健康部門組織區域內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疾病控制中心、急救機構等單位共同開展卒中防治工作。逐步建立人群卒中篩查預防、急診急救、規范治療、康復隨訪“四位一體”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全面開展中國卒中中心建設,醫療機構建設腦卒中急診綠色通道,推廣腦卒中防治適宜技術。腦卒中患者入院至溶栓時間(DNT)下降明顯,2018年DNT中位數已縮短至50分鐘以內,較2014年平均縮短18.23分鐘。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動脈溶栓和取栓數量快速增長,由2014年卒中中心建設前的1821例增長至2016年3907例,增長幅度達214.55%。
惡性腫瘤系統疾病是醫學難題之一。70年來,惡性腫瘤診療新技術不斷發展,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手段不斷優化,消融、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手段層出不窮。以CT、MRI和PET-CT定位和逆向調強計劃為基礎,放療新技術從常規二維放療發展到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療、圖像引導放療、立體定向放療、自適應放療等,在提高診療效果的同時明顯降低了副作用。鼻咽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疾病通過放療新技術,生存率提高了約5-10%。通過高通量基因測序、液體活檢、腫瘤藥物濃度監測等新技術,實施腫瘤個體化治療及全程管理,大大促進了臨床合理用藥、精準用藥,強化腫瘤用藥全程質控,有效提高了晚期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使患者可以長期“帶瘤生存”。據統計,我國惡性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逐漸提高,已由2000年的30.9%提升到2017年的40.5%。
我國癌癥總體生存率(/100)(圖22)
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科技成果轉化日新月異,臨床診療服務呈現出個體化、微創化、復雜化、各專業交叉融合的趨勢。受益于醫學影像、麻醉、重癥醫學、病理科等支撐專業的“及時補位”,我國醫療機構臨床專科醫療服務能力快速提升。
近年來,我國醫學影像學正在從以解剖結構為成像基礎的傳統醫學影像學向以細胞、分子結構和功能為成像基礎的分子和功能影像學方向發展。MRI、CT及超聲檢查等已經普及;PET、SPECT、磁共振波譜成像及光學成像等提供功能及分子信息的影像技術快速發展。此外,不同的成像方式能夠信息互補,成像方式不斷融合,多模態成像技術(如PET/CT和SPECT/CT等技術)成為醫學影像學的發展趨勢。隨著醫學影像的進步,帶動疾病診療能力發生了革命性的進步,提高了術前評估的準確性,手術安全性、有效性明顯改善。
1949年我國首個麻醉科在蘭州創立,70年來,隨著麻醉業務領域不斷豐富、服務量不斷增加,從子宮內胎兒、新生兒到百歲老人均可實施麻醉,解決了“不敢”、“不能”手術的問題。麻醉門診由2015年的544萬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836萬人次,增加了約53%。手術室內的麻醉由2015年的2411萬例次以每年超過8%的速度增加,到2017年已經突破2800萬例次;手術室外麻醉則由2015年的1170萬例次增加到2017年的1500萬例次,麻醉科成為體現醫療機構綜合能力的重要臨床專科。與此同時,麻醉直接相關死亡率和嚴重并發癥率明顯下降,目前,我國麻醉相關死亡率為12/百萬,顯著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141/百萬,麻醉后24小時內全因死亡率約為萬分之3~4。
病理專業在我國起步晚但發展較快,為臨床提供了常規、簡便、有效的服務,已成為醫療機構不可或缺的支撐性學科。2017年我國三級公立醫院術中快速病理診斷及時率達96.65%,細胞病理診斷及時率97.52%,處于較高水平。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實現,病理學科也引進了許多自動化裝置,如病理標本的自動脫水機,自動包埋機、自動切片機、自動染色機等。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省(區、市)均建立了病理遠程會診中心,開展了遠程病理圖文會診,為臨床提供了更便捷、可靠、有效的診斷治療建議。
六、問題與展望
經過70年的發展,我國醫療服務總量穩居世界第一,且仍在持續增長,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和要求越來越高。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了我國主要矛盾已經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在醫療衛生領域尤為明顯。為此,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健康中國”“質量強國”戰略,將醫療衛生工作和醫療質量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這在我國衛生事業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既明確了關鍵問題所在,又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們一方面要充分認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另一方面要以問題為導向,持續做好我國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提升工作,打造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中國模式”,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一是持續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繼續深化醫療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資金投入,聚焦跨省異地就醫患者集中的病種和專科,精準開展專科能力建設,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增加優質醫療資源總量,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同時,促進社會辦醫療機構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促進專科間、區域間均衡發展。聚焦就醫矛盾突出的兒科、產科、精神、麻醉、病理等薄弱專科和中西部地區,在資金投入、政策引導、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區域醫療中心設置等方面向薄弱專業和中西部地區傾斜,逐步縮小專科間、區域間的發展差距,促進專科間、區域間均衡發展。
三是提高醫療質量同質化水平。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完善質控指標,擴大質控工作覆蓋范圍,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統一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推動質控工作深入基層。加強質量管理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醫療質量安全信息化管理。指導醫療機構開展醫療質量管理與自我評價,實現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提高醫療機構間醫療質量同質化水平。
(一)完善頂層設計和法治保障
(二)建立我國醫療質量相關標準體系
(三)推動醫療質量管理科學化
(四)推進醫療質量安全管理信息化
二、醫療服務能力和質量水平明顯提升
(一)醫療資源供給持續增加
(二)醫療服務效率不斷提升
(三)臨床合理用藥水平不斷提升
(四)重點病種和手術診療質量穩中有升
(五)住院患者死亡率持續下降并穩定在較低水平
三級公立綜合醫院住院患者總死亡率由2014年的0.74%下降至2017年的0.63%,連續4年下降。
(一)外科手術微創化
(二)內科治療外科化
(三)介入治療常態化
(四)器官移植技術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一)心血管系統疾病
(二)腦血管系統疾病
(三)惡性腫瘤系統疾病
五、平臺學科有力支撐
(一)醫學影像專業
(二)麻醉專業
(三)病理專業
來源:國家衛建委